
李英杰,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教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1人获学术之星奖,1人获榜样的力量学生年度人物,1人获托举人才工程博士生专项,5人获校长奖,17人获国家奖学金,3人获省优博论文、4人获省优硕论文,3人获省优秀成果一二等奖。主持包括7项国家级项目在内的20多项课题。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通讯作者发表130多篇SCI论文,7篇入选高被引;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0余件,7件转让给企业。
李英杰教授事迹介绍
李英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重点基金任务(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子课题、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专项子课题等20多项项目,连续5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获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一/通讯作者发表130多篇SCI论文,7篇入选高被引;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0余件,7件转让给企业。指导1人获山东大学“学术之星”奖,1人获榜样的力量学生年度人物,1人获中国科协托举人才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5人获校长奖,17人获国家奖学金,3人获山东省优博论文、4人获山东省优硕论文,3人获校级优秀论文,3人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一二等奖,9人获山大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团队获山东大学“五四”青年科学优秀成果奖。
李英杰始终坚持育人初心,树立学生的使命感、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经常去实验室指导学生,传承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学术品质。他了解每名学生的性格和特点,因人施教,充分挖掘学生潜力,鼓励打破常规,提升学生研究兴趣和自信心。组会时让学生参与讨论,进行思想碰撞。他资助学生赴美国、波兰、香港等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支持学生参加清华-普林斯顿大学燃烧学暑期学校和多种学术培训,尽可能拓宽学生眼界,提高学生能力。他以身作则,鼓励学生在开展科研的同时锻炼身体。
疫情封校期间,学生论文被专家要求补充实验。实验室在机械厂热力楼,学生因无法做实验而异常焦虑。为了安抚学生,他经请示获批后去封控实验室用时三天为学生完成补充实验,论文被顺利录用。一位学生因先天脑血管畸形突发脑出血,他陪在医院直到凌晨。第二天手术成功后学生出现失忆情况,他在学生两周住院期间,每天定时去探望,与学生交流回顾往事,帮助其恢复记忆,学生父母深受感动。康复后,在他指导下,学生顺利获得硕士学位并在央企工作。有位学生父亲身患重病,严重影响学生情绪,他经常去省立医院病房探望,尽可能提供帮助;介绍学生的优异表现,让学生父亲有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后来康复。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突破,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毕业后在高校工作,已经是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
优秀研究生代表介绍:
博士生张春晓:突破了钙基材料强化燃料重整制氢效率低的瓶颈。一作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IF=22.1)、ACS Catalysis (IF=11.3)等发表SCI论文9篇,2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获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二等奖、山东大学“学术之星奖”(学院首位入选者)、校长奖、国家奖学金,被评为省优秀学生。
(事迹介绍: https://mp.weixin.qq.com/s/e7OFY33LzZ2s4X7-V0tNvQ)
博士生闫宪尧:提出赤泥修饰钙基CO2吸收剂方法提升生物质制氢效率。一作在Applied Energy(IF=11.44)等发表SCI论文8篇,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山东省研究生学术成果一等奖、校长奖、国家奖学金、山大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奖。被评为省优秀学生。入职安徽工业大学,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事迹介绍:https://www.sohu.com/a/475390404_121124029)
博士生马晓彤:提出高效提升钙基固废脱碳性能。一作在Chem Eng J (IF=16.74)等发表8篇SCI论文。授权2项发明专利。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山大榜样的力量—学生年度人物奖、国家奖学金、2次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奖、山东大学“五·四”青年优秀成果奖;被评为省优秀学生。入职山东科技大学,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
(事迹介绍:https://www.view.sdu.edu.cn/info/1446/140273.htm)
硕士生王玉琢:揭示了生物质与废塑料热解和气化最优路径和反应机理。第一作者在Fuel(IF=8.03)等发表5篇SCI论文。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国家奖学金,同时被3所国际名校录取为博士生,现在英国杜伦大学读博。
(事迹介绍:https://mp.weixin.qq.com/s/ziSJGedafyWNFa6UsA6U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