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伊始,山东大学“锁温降耗,减挂焕新”使者团聚焦疏油保温罐体技术落地难题,在深圳开展系列调研实践活动。十位青年学子以“技术推广+实践观察”双路径,推动高校科研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油罐车行业绿色升级注入青春动能。
8月1日下午,团队走进深圳市鹏中鹏供应链有限公司,在中铁物流大厦会议厅与企业安全总监冯先生、交通局相关人员及企业财务负责人展开深度座谈。

针对罐体材质痛点,冯总监直言:“传统油罐车重安全轻效益,钢制汽油罐、铁制柴油罐虽保障安全,却忽视了挂油损耗与能耗成本。”对此,团队重点推介6系铝合金内壁激光抛光技术及HDPE内衬试点方案——两项技术可显著降低挂壁率,虽初期成本增加15%,但全生命周期经济性优势突出。结合新能源油罐车发展趋势,团队进一步建议政府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氢燃料电池油罐车示范运营,该提议获企业积极响应并探讨应用可能性。

8月8日清晨,团队赴中国石化中深盐田港加油站观摩卸油全流程。现场技术人员介绍,仅油品残余导出就需8分钟,叠加防火、静电排查、数据录入等流程,单次作业总时长近12分钟。通过技术交流,双方达成共识:智能控制技术与新材料的融合应用,有望简化操作流程、降低人力成本,实现安全系数与作业效率双提升。
此次实践活动精准链接高校科研与产业需求,不仅让疏油保温技术方案在真实场景中得到验证与优化,更以青年智慧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落地的技术路径。未来,团队将持续打磨技术方案,推动“锁温降耗”创新成果扎根生产一线,为物流行业节能减碳与安全增效贡献持续力量。
(文/王昊文、陶润森 图/段永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