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至4日,英国伯明翰大学中国学院联席院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张志兵教授一行访问山东大学,就深化两校合作交流、推进创新型“2+2”本科联合培养等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部长徐希锋,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党委书记辛公明、副书记王小平、副院长王文龙、副院长袁学良等陪同参加相关活动。

伯明翰大学与我校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始于2013年。2023年11月,李术才校长率团访问伯明翰大学,与伯明翰大学Stephen Jarvis校长形成了深化合作并探索合作办学的一系列共识。随后,双方人员进行了多次互访交流,推动两校于近期完成了谅解备忘录MoU的签订,正式启动创新型“2+2”本科联合培养项目的具体设计。
4月2日,张志兵院士参观了山东大学校史馆和博物馆;随后到访国际事务部,与徐希锋部长等围绕办学条件及项目实施细节就本科联合培养项目进行了深入讨论;随后,张志兵院士与2024年曾到访伯明翰大学的山东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张永兵、龙山校区规划建设办公室主任吕明新会谈,进一步探讨了两校本科联合培养项目合作模式及零碳校园建设。
4月3日,张志兵院士在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就双方合作事宜进行专题交流座谈。学院党委书记辛公明介绍了学院发展历程、师资力量、科研方向等情况;副院长王文龙介绍了两校的合作历史及未来规划。双方形成了共办“山东大学伯明翰绿色能源国际班”的具体落实方案。张志兵院士表示,山东大学与伯明翰大学的合作是强强联合,实现了优势互补,希望以此次访问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两校在人才培养、科研等领域的深入合作。座谈会后,还参观了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


n 张志兵,教授,英国伯明翰大学中国学院联席院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1989年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2024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化工领域世界知名学者,在颗粒微操作和微胶囊化研究等方面享有杰出的国际声誉。研究成果包括220多篇学术论文和280多篇其他出版物和多项专利,并多次在国际著名会议上受邀作演讲;与全球50多家公司有科研合作,并在30多家知名公司担任过技术顾问。
n 伯明翰大学,始建于1900年,是英国“红砖大学”之一,罗素集团、米德兰兹创新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和Universitas 21创始成员。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80名。该校有8000 多名教职员工、38000 多名学生和 30余万名校友,培育了1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伯明翰大学共设有五大学部,世界排名前百的优势学科包括:航空航天,化学工程,古典学,传播与媒体研究,电气与电子工程,艺术、建筑与设计史,材料技术,社会工作,体育科学。
文/刘蕴寒,审核/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