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叠翠流金,层林尽染,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和董玉霞相约在教学楼E座沙发椅上进行国奖专访。采访刚开始时,初次相见的陌生感,让彼此都略显腼腆。但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董玉霞以其活泼的性格、甜美的笑容感染着我们,融冰化雪般,让初见时的紧张烟消云散。
董玉霞,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8级热E班本科生,学习成绩优异,连续两年成绩位列班级第一。大一担任班级学习委员、能动学院学生会青年理论学习研究会干事,大二担任班级团支书和学研部长,大三继续担任团支书,并加入年级自管会。曾获山东大学学业奖一等、“山东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山东大学优秀志愿者”、“山东大学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科创方面,她在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科技竞赛、“互联网+”大赛、“挑战杯”比赛中均获得荣誉。思想方面,她顺利通过党课考试并成为发展对象。
锐意进取,仰望星空
大道至简,大巧若拙。成功者能够成功,并非方法标新立异,而贵在坚持不懈。实干、自律是董玉霞最真实的写照。她称图书馆是她的第二家园,“课余时间,我一般都是在图书馆里学习,我很享受把自己浸泡在图书馆的这段时光。”当我们问到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的诀窍时,她谈到了三个关键词:热爱、坚持、认真。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的学习,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匠心”,都是成就她成绩名列前茅的秘诀。学习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方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怀着满心欢喜迎着朝阳踏进图书馆,学而不厌随音乐闭馆而归,成为时间管理大师,这就是董玉霞,一位计划的忠实执行者。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积极参与学生工作,董玉霞收获颇丰。在担任学研部长兼班级团支书的那段时期,即使是时间管理达人的她,也难以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但她不轻言放弃,积极面对挑战,“一次性做好”是她将繁重的学生工作处理得游刃有余的秘密法宝。“一次性做好”,看似简单的几个字背后,折射出她精益求精、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凭借“一次性做好”的人生信条,她逐渐摆脱了沉重的工作压力,并体会到了学生工作的乐趣。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那被无数次修改的策划,作为幕后工作人员,每当看到同学脸上洋溢的笑容,听到同学言语间流露出的喜欢,董玉霞都会露出舒心的笑容,仿佛之前的疲累从未存在。
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循径登山,才明山之高大。担任学研部长期间,董玉霞负责举办了十期聚能沙龙,讲座受益无数同学。活动准备期间,在与学长的交流中,董玉霞看到了他们的闪光点,并以他们为榜样,立志向他们看齐。正如《礼记·学记》所说:“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我慢慢地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对自己也有了清楚的定位,心甘情愿地去刻苦学习。”通过两年持之以恒的学习,董玉霞不断地提高自我,最终如愿地站上了国奖答辩的舞台,赢得了鲜花和掌声的同时,也成为了别人心目中的榜样。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学习路上乘风破浪,在社会实践方面,董玉霞同样也做得格外出彩。“不打无准备的仗”从不是一句空话,担任社会实践队长的她,精心制作活动PPT,认真准备相关材料,积极联络寻找实践场所,尽力发挥每个组员的优势,从而能够出色地完成每一次社会实践任务。相较于“山东大学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山东大学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她更加珍视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收获到的丰富经历和深厚友谊。除此之外,她结合能动专业所学知识,主动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加深了自己对能源与动力工程这一专业的理解和认同。
传承火焰,再次出发
“未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拼命的自己。”这是董玉霞的座右铭,也是她要分享给学弟学妹们的宝贵经验。“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珍惜自己美好的年华,努力学习,岁月温润细如沙,切莫让它从指尖匆匆流逝。当成功的果实熟透枝头时,曾经苦涩的付出也会化为甘甜的回忆。
对于大一相对懒散、漫无目的的学习生活,董玉霞坦言自己感到有些许遗憾。与高中成绩不同,大学成绩是各学年学习成绩的加权平均,因此在大学的每一学年都不能懈怠学习。董玉霞建议大一的学弟学妹们,刚进入大学的你们,可能会迷茫,没有方向,但是一定不要忘记学习,要早做准备,这样,当面临选择的时候,你才能掌控选择的主动权,而不是被选择。劝君惜取少年时,莫待无花空折枝。
谈到自己的人生规划,董玉霞说:“我希望自己能够继续脚踏实地,继续学习,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万事做到水到渠成。同时也将认真准备科创比赛,争取获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我很热爱能源与动力工程这个专业,希望将来自己能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为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回答过程中,她的眼睛始终闪烁着坚毅的光芒,言语中透露出的自信让我们坚信,这个如玉般温婉动人的女孩,她的未来必如霞光一般绚烂夺目。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董玉霞的人生画卷已悄然打开,属于她的旋律已然奏响,同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她正乘风破浪,奔向远方。

(文/何尔埔、叶鑫 图/董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