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册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生工作 >> 荣誉册 >> 正文
【国奖获得者】陈门迪——有志者,事竟成
发布时间:2018-11-19 00:35:12    编辑:马文轩    点击:[]

肖伯纳曾言“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这句话正是陈门迪的真实写照。“有志者,事竟成”则是陈门迪在学习工作道路上砥砺前行的座右铭。

陈门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6级三班本科生,曾任2017级3班班助、16级3班科创委员和能动学院学生会青年理论学习研究会部长等6项职务。两年来,陈门迪参与主办过面向兴隆山校区的主题教育巡讲活动和面向全院的演讲比赛等大小20余项活动,在2018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她现任山东大学学生青年理论学习研讨会社团团长、山东大学“力行青春”学生服务中心部长、能动学院学生会副主席、能源D班学习委员,更参加过8次团体社会实践,连续两年被评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并在节能减排科技竞赛等科技创新大赛上也获得优异成绩。

学习工作: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工作,学习,比赛”这是陈门迪大学生活的主旋律。正所言: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怎样使用它。因学习、工作繁忙,两点睡觉、六点起床对于她来说已经不算什么。当谈到如何保持高效率的学习时,陈门迪是这样回答的:高效率的学习源自于课上的认真听讲,哪怕再累再困,也得打起精神,并且次次坐第一排。不能宣扬课上不听而课后再学的做法,毕竟聪明的人也只是极少一部分。“我觉得制定一个时间计划表尤为重要,哪一天哪个时间段该做什么,应进行合理规划,并在规定的时间节点之前完成”。正如所言,她对时间的规划精细到近乎严苛。鲁迅也曾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谈到工作,陈门迪便只有一个词:认真负责。当负责筹划答辩会议的部长临时有事离开时,作为部门主席的她挺身而出,把自己用来准备国奖答辩的时间用来布置会场来确保答辩的正常进行。“当时我上去答辩的时候基本没有太多的准备,只是保持着淡然的心态,没想到,结果还不错。”可是这不错的背后是多少次的答辩经验和多少次努力做到最好才换来的。

服务实践: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陈门迪说:“如果说工作日全是学习和工作,那么假期便是发挥余热的最好时机。”为了心中的一份爱与责任,她参与过7项志愿活动,累计志愿时长37小时;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共参与8次团体社会实践,内容覆盖三下乡、环境保护、乡村振兴、改革开放、新旧动能转换等,连续两年被评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从班级组织摆放小黄车到两次迎新志愿活动,从“仿吾求知,改革先行”宣讲到三次下乡调研……或许她微薄的力量无法撼动世界,但小小的举动能够给社会带来幸福感。

人总是在不断地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她说:“刚上大一时,每个人都一样,对于许多方面的知识都是陌生的,只有不断地尝试去参加,鼓起勇气去实践,才能提高自我的能力。如果害怕去尝试,到了大二大三也还是什么都不会。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涉猎各种知识必不可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一件事,要么不做,要么就把它做好”,这就是陈门迪做事的基本准则。

学术创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术人生,创新为赢。陈门迪大二共计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4项、校级8项;个人被评为创新创业先进个人。当谈到参加科创比赛的灵感从何而来时,陈门迪告诉我们她特别喜欢听讲座,听各种讲座,主要听他们的点子是如何来的,从中借鉴到好的思路,变成自己的灵感。“有的想法可能一开始不被别人认可,但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在大一时,陈门迪有利用废油的想法,可是不被周围人看好,但这个创意却在当时拿到节能减排大赛校级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大二,她带领团队设计了一款可将废油处理为可用工业原料的新型抽油烟机,并将模型做成实物,此项目现已申请专利,并获得了节能减排大赛国家级三等奖。谈到数学建模,陈门迪对两个月前参加的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依然印象深刻,“在建模过程中我走了3次弯路,现在我可以定义我们做的是一个室内通风系统,刚开始我们专注于阳光房,却什么也查不到,论文没有,百度上没有相关资料:第二次专注于空调,并对所有的空调类型进行了调查,对于空调的内部构造都摸索得一清二楚;但最后我发现我们所研究的就是一个通风系统,我们应该往这个方向发展。道路是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没有谁可以一蹴而就。”      

康德也曾说过“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这句话在陈门迪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就是一场对种种困难无尽无休的斗争,一场以寡敌众的战斗,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次地站起来。

展望未来: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当忙碌充斥着生活,适当的文体活动让我感到舒适,定期的思想学习让我保持绝佳的状态。走进实验室,继续英语的学习,保研清华,这是我当下的目标。虽然现在每天只有五小时睡眠,虽然很多时候会感到累而无助,但每当走出迷雾,每当自己向着自己的目标又迈进一步时,每当看到自己这一年来满满的收获时,我坚信,梦就在前方。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这就是陈门迪对未来的态度。

长路漫漫,人生能有几回愁;上下求索,有志方能事竟成。愿陈门迪能永远带着自信的微笑,在漫长未知的人生旅途中探求那展属于自己希望明灯。


(文/林明祥、符传略、高宇婷

上一条:【国奖获得者】孙彧炜——没人能赋予你天生的强大 下一条:【国奖获得者】苏宇晴——当我足够努力,自信不足为奇

关闭

Copyright © 2014   EPE of SDU.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版权所有    TEL:  0531-88392428  8839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