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节能减排大赛 >> 竞赛概况
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唯一由高等教育司办公室主抓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为教育部确定的全国十大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也是全国高校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科创竞赛之一。该竞赛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的主题,紧密围绕国家能源与环境政策,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大学生竞赛。

竞赛作品分为“社会实践调查”和“科技制作”两类,并倡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发现国家重大需求,启发创新思维,将人文素养融合到科学知识技能之中,展现精巧创造。历届竞赛吸引了来自大陆、港澳台、海外的250多所高校参加,已经形成了“百所高校,千件作品,万人参赛”的国际性规模。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专家委员会由两院院士、973首席专家、长江学者、杰出青年获得者等130余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每年还特邀一定数量的企业专家参与评选。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节能减排迄今为止以已经举办了十五届。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于2008年在浙江大学举办,共有88所高校的505件作品参赛,作品类型多、专业性强、涵盖面广,涉及了能源、机械、环境、建筑、电气、海洋、社会、经济、矿业等多个领域。最终入围决赛的100件优秀作品中,既有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生产问题,也有贴近日常生活节水节电的小发明,还有的紧跟“节能减排”领域的学术研究前沿。这些都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对生活的认真观察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关注。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于2009年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共收到168所高等院校的报名申请,其中,985高校21所,211985高校25所,一般本科100所,高职高专21所,军事院校1所。经过形式审查和专家初审,最终评选出111项作品入围决赛。本届大赛参赛规模和竞赛影响远远超过了第一届。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于2010年在北京科技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232所高校的1868支参赛队参加了本次大赛,直接涉及全国赛的学生和指导老师总人数达15000人以上,师生总参与人数达30000余人。经过专家委员会对众多的参赛作品的认真评选,共推选出特等奖8项,一等奖32项,二等奖95项,三等奖294项。本届竞赛的竞赛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由院士、高校领导、长江学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等130余人担任。同时,每一个代表队都配备至少一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密切指导,使参赛作品能够紧跟“节能减排”领域的学术研究前沿。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于2011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是该项赛事开展以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竞赛。本次竞赛共收到1980件参赛作品,参赛高校覆盖全国所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经过对作品资格审查,最后有来自182所高校的1673件作品进入网评,其中科技作品类1391件,社会实践类282件。网评过程中,共邀请了全国各高校相关专业的知名教授120人,每件作品都经过了3名专家的网上认真评审。最终,146所高校的484件作品进入专家会评,最终73所高校的133件作品进入决赛。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此届参赛作品充分体现和诠释了“节能减排、绿色能源”这一大赛的主题,积极推动了全社会节能减排活动的开展。大赛从73所高校参与决赛评审的141项作品中,推选出了特等奖9项,一等奖37项,二等奖90项,三等奖345项,优秀组织奖59项。本届比赛规模大,作品质量好,专家层次高,确保了大赛的质量,扩大了大赛在国内的影响力,进一步促进了节能减排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术交融。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力诺瑞特杯)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据悉本次大赛共有205所高校参赛,收到有效作品2051件。经过网络初评和专家会评,共有72所高校的150件作品入围决赛,并有来自普渡大学、挪威科技大学等海外知名学府派代表团前来观摩参展。本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收到作品数量、参赛人数、观摩人数、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均创历届新高,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水平,完美诠释了“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低碳宣言。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金川杯)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昆明理工大学举行,据悉本次大赛本届竞赛主题为“节能减排,绿色能源”,参赛作品须紧紧围绕该主题并体现新思维、新思想的实物制作(含模型)、软件、设计和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共有252所高校报名,收到有效作品2395件,均创历届新高。经过网络初评和专家会评,共有71所高校共160件作品参加了这次决赛。其中特等奖8项,一等奖54项,二等奖98项,三等奖430项。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大赛共收到全国281所高校的2534件作品,经过网评、会评等层层筛选,最终来自全国68所高校的161件涉及能源、机械、资源、建筑、电气、海洋、社会、经济、矿业等多个领域的节能减排作品集中“亮相”。大赛“角逐”出了最具“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理念的科技或社会实践作品。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教育部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黑龙江教育厅和各高校校长等相关成员出席竞赛开幕式。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苏州高新创业投资集团也首次加盟到竞赛中。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江苏大学举行。大赛共收到参赛高校达300所,有效作品2839件,作品达到历届之最。最终有十件作品荣获全国特等奖,53件作品荣获全国一等奖,116件作品荣获全国二等奖。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有二十多家企业加盟到竞赛中。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以126秒的时长专题报道了节能减排竞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工人日报、新华社、中青在线、江苏新时空、新华日报、交汇点等55家媒体均报道了本届赛事,新闻报道篇数、层次和影响力也创下了历届之最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神雾杯)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华北电力大学举行,此次大赛吸引了全国343所高校参赛,共提交3190件有效作品。经过两轮角逐,101所高校的191件作品进入决赛。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东风汽车杯)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共有来自海内外418所高校报名参赛,收到3881件有效作品,参赛人数首次超过20000人,参赛作品数量和参赛人数均创历史新高。经专家评审会审议表决通过,共有599件作品被评为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213件作品被推荐进入决赛,进入会评和决赛的作品数量和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本次大赛还特邀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团队参与实物展示。

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首钢京唐杯)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华北理工大学举行。本届大赛以“节能减排,绿色能源”为主题,参赛地区涵盖全国30个省份,参赛高校393所,正式申报作品4102件。经网评、专家主审、专家会评等多级评审,共669件作品被评为三等奖,199件作品入围决赛。经过为期三天的现场展示和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0件、一等奖72件、二等奖117件。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赛迪环保杯)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重庆大学举办。本届竞赛共有427所高校报名参加,提交有效作品4138件,参赛人数超过22000人,参与高校和作品申报数量创历史新高。经过专家网络评议和专家会评,672件作品被评为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219件作品进入决赛。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本次竞赛决赛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评审专家采用线下评审方式,参赛队员采用线上答辩方式,参赛作品通过云展厅在云端展示。在为期三天的时间里,经过严格的线上答辩和线下评审,大赛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0项,一等奖91项,二等奖118项,143所院校获优秀组织奖。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力诺瑞特杯)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山东大学举行。本届竞赛共有514所高校报名参加,提交有效作品5201件,参赛学生人数超过3万人,参与高校和作品申报数量创历史新高。经专家评审会审议表决通过,共有1035件作品被评为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共有110所高校的244件作品进入全国决赛。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决赛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赛队员将围绕主题进行线上答辩,参赛作品在云展厅进行展示。经过严格的线上答辩和线下评审,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0项,一等奖112项,二等奖121项,241所院校获优秀组织奖。此外,本届大赛还评选出“力诺瑞特节能创新专项奖”金奖3项、银奖6项、铜奖7项。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六百光年杯)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天津大学举行。本届大赛自2022年3月启动以来,共有623所高校报名参加,包括13所境外高校,其中境内高校提交有效作品6218件,同比增长19.6%,参与高校和作品申报数量均创历史新高。科技作品为5373件,占86.4%,同比增长17.1%;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作品为845件,占13.6%,同比增长38.1%,参赛人数达46139人次。决赛从8月2日开始至5日结束,期间举办了“节能减排·创新未来”主题论坛,“点亮生命之光、绽放生命之魂”大赛历届回顾展等活动。10所高校的10件作品获特等奖,65所高校的138件作品获一等奖,135所高校的227件作品获二等奖,449所高校的1164件作品获三等奖。

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建行杯)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东南大学举行。本届大赛自2023年3月启动以来,共有638所高校报名参加,包括18所境外高校,其中境内高校提交有效作品6852件,同比增长10.2%,参与高校和作品申报数量均创历史新高。科技作品为5819件,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作品为1033件,参赛人数达51196人次。决赛从7月31日开始至8月3日结束,来自国内128所高校的261件节能减排科技创新项目齐聚南京,争夺桂冠。最终,大连理工大学的“双废利用——粉煤灰矿化封存CO2 与再利用一体化技术”、东南大学的“百变玻璃——一种光热光伏一体化自清洁屋顶”、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兴燃逐电——基于双极高频高压脉冲激励的等离子体助燃装置”等11所高校的11件作品获特等奖,157件作品获一等奖,248件作品获二等奖,1267件作品获三等奖。

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大赛以“绿色赋能,‘源’梦未来”为主题,自2024年3月份启动以来,共收到629所高校的7044件参赛作品,海外21个国家和地区的142件作品以及667件产业赛道作品,吸引53000余名优秀学子报名参加,参与高校和作品数量均创历史新高。2024年8月4日至7日,来自全国130所高校的299支决赛入围队伍以及25支“康菲”杯产业命题赛道决赛入围队伍在这里展开了两天的创意比拼。经过两天的现场答辩评审,最终浙江大学的《Green Blaze——绿色甲醇辐射调控燃烧系统》等16所高校的16件主赛道作品荣获特等奖,80所高校的174件主赛道作品荣获一等奖,二等奖257项,三等奖1340项,安徽财经大学等271所高校荣获优秀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