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璇,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6级本科生,现任职山东大学英语协会办公室部长,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助理并担任班级科创委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回望徐家璇的大一岁月,可以总结为一路播散,一路收获。不仅学习成绩优秀,综合成绩尤其是科创能力更是尤为突出。节能减排大赛,数学建模大赛……领奖台常见他的身影。能力突出,德才兼备,善于创新,这便是徐家璇。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康德如是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物皆有自己的生存目标,人亦如此。“在大学要有自己的目标,不能浑浑噩噩的就度过了这四年,你可以花三年时间来构想这个目标,但你不能在宿舍卧床空想,要走出宿舍,丰富自己的经历,开拓自己的视野。比如要保研,出国或是创业,若只是一味空想,梦想便只能是梦想。不断地去经历体验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正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他才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发奋的斗志。
刚入大学的时候,他亦有过迷茫,不知所措,随性随意,放松了自己的学习,成绩始终不尽人意。大一上学期,徐家璇同学的绩点为4.44,下学期绩点为4.90,学习上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确立保研的目标并为之奋斗。“一开始什么都想做,也是很迷茫,后来我确立了保研的目标,于是便提高分数。并找到了一些方法。”他认为学习分两个方面,一是平时的学习,二是考试前的复习。对于平时的学习,他提了两个词,预习和效率。预习要有选择性,将时间分配在更为重要的学习,做到上课时理解老师授课内容。“我这个人非常注重效率,不管做什么事都是要考虑时间的成本。”大学期间学习,社团活动以及部门会议总会产生时间上的冲突,但在他来看“效率是一种最好的安排时间的方式,提高效率就可以鱼与熊掌都可兼得”。除此之外,对于重要的课,课上他详细记录,系统罗列课堂要点,课后则结合自己的预习内容与老师授课内容进行整合,罗列好框架,更好地将知识消化。”话语中透露着自信与从容,带着这股自信,怀揣着目标,他在通向人生山巅的路上奋力攀登。
历尽昼夜喧与碌,品味独我自暗香。
假期里有的人彻夜狂欢,有的人则沉迷于自我放纵。徐家璇则不断提醒自己忙碌起来,关注各种学习实践活动并积极报名参加,丰富个人阅历,提高认知水平,多经历方能多感受,多付出才可多收获。虽然忙碌居多,他亦有着品味生活的雅致,闲下来的时候,看几部精彩的电影,在他看来,电影描述着人生百态又充满着独特的乐趣,较读书更为休闲,较追剧更为轻松。他平时也喜欢看心理学书方面的书籍来放松自己,亦对欧洲历史有着独特的品鉴,爱着知行合一的王阳明,又欣赏着铁血首相丘吉尔。
徐家璇对科技创新也是情有独钟,当问及是否因为科创比赛备赛辛苦费力而抱怨时,他基本上是不假思索地说出了“没有。”对科创的兴趣让他感觉科技创新早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查阅文献、研发设计这类的事情充满着艰辛,他却沉浸其中并以此为乐,即是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也给大一的同学提出几句忠告,“科创比赛要端正自身态度,不能只看发展分,一心盯着奖金。而应该让自己乐在其中,从中收获知识和技能。”
不知足于蓬蒿间,方能驰骋九天上。
“不知足而常乐”,这是徐家璇的座右铭。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他一直保持这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追求不断进步。人生就像一条没有终点的跑道,跑多快,跑多远都在于自己。当然跑久了也会累,有时候学习累了,他就会出去跑跑步,打打羽毛球,看看美剧、篮球赛,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他就在一张一弛中稳步前进。人生是需要进步的,过去可能会有种种不堪,但未来都是待定的,正如朗费罗所说:“不要老叹息过去,它是不再回来的;要明智地改善现在.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对未来不懈的追求方能修补过去的漏洞,装点今天的平淡。他的人生正在不断进步,绩点的提高,科创比赛成果的不断获得,都点缀着那愈发精彩的生命。
心怀目标,方向自明;充实生活,发展自己;不断追求,永不知足。他的人生会因为那“不知足而常乐”而更加精彩。

(文/李浩、吕智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