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这是国学大师陈寅格赠予著名学者王国维的一段话。其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句更是为后人所铭记。我想,这句话在杨光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杨光,在大一入学后,他追求全面发展,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还赢得了数学建模大赛山东省二等奖,山东大学第七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山东大学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队长、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独立自由,全面发展,德才兼备,这些就是他身上的标签。
在学霸中特立独行
“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日常学习以课上时间为主,课后也要及时复习。”这是他大学生活的主旋律。但作为一名成绩优异并且获得了国家奖学金的“学霸”,他却又和我们印象中所熟知的学霸有很大不同。“我从来不会按照时刻表一板一眼地去做事,我本身是一个自由的人。我只会去确定一件事情在今天之内所要达到的效果,这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不同于大多数学霸精细到近乎严苛的时间规划,杨光更喜欢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以目的为导向,灵活选择方法。而谈及自己的学习方法,“我觉得对理工科的学习,理解原理、掌握思想更为重要。”他表示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自己从不用“刷题”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成绩,“通常我会挑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题目去研究,这样对我掌握知识更加有效。”
独立不盲从,自由不刻板,随性不懈怠。可能正是他的这种性格,让他身上少了几分的严肃正经,多了几分轻松灵动,成为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学霸”。
在领导中磨练品性
不论是在班级、社团活动还是科创比赛中,我们总能看到杨光作为一位领导者独当一面、披荆斩棘的身影。“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词语叫leadership,其实在这方面我还需要很多的锻炼。”很多人谈及领导力,都会觉得空洞、没有实际意义,但杨光表示,领导一个团队去完成一个项目,往往能够更好地磨练自身的品质,比如洞察力、责任心,也能锻炼自己的与他人合作共赢的能力,“很多时候,你需要去应对活动过程中一些突发的事件,这时就需要你动动自己的脑筋,运用你自己的经验去尽可能完美地解决它,这对自己来说是一种考验,也是提升领导力的契机。”他还说,领导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让大家觉得在这个团队里面轻松舒服、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进而去发掘每一个人的闪光点。“你对他们好了,他们自然会对你的好有所反馈。”当被问及在领导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时,杨光微微颔首回忆了一会,忽然眼前一亮“有次带队外出参加实践活动,其中有一天就是我的生日。当时忙得我自己都忘记了,结果队员们却记住了我的生日还给我准备了惊喜,让我心里很感动,也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意义。”
在领导的过程中脚踏实地、磨练自我、不断成长,历经磨练的杨光慢慢的成为了一个优秀成熟的“leader”。
在自由中全面发展
说他是一个自由人一点也不为过。从见面开始,他就不断提及“自由”这个词。“我本身就是一个比较自由的人,我不喜欢将自己的生活过得太死板,这会给自己很大的压力。”说到这,他难得的严肃了起来,“很多周围的人总是说,‘我一定要去国外前50名的名校’或者‘我一定要拿到国内名校的保研名额’之类的话,我觉得没必要这么功利。太过迫切而具体的目标反而会成为自己前进的羁绊,给自己的压力太大并不是一件好事。”他是一个喜欢唱歌的男生,谈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他变得很兴奋:“我会在闲暇的时间里自己唱唱歌,而且更喜欢按照自己方式演绎,这使我很开心。”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另外,我从小就喜欢书法,所以也会在学习之余写写书法,放松自己。”不难看出,杨光是一个从不限制自己内心的人,这让他的思想和思路都更为自由灵活,这种自由不仅体现在学习中,更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思想自由,全面发展,这样的人生态度让杨光不仅在学习方面表现优异,更让他成为了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在目标中规划未来
他是一个自由的人,但不是一个散漫而毫无方向的人。实际上,他更喜欢以一个宏观目标为导向,而自己的所有行动都围绕目标展开。“其实很多时候,我并不是太过于注重这个过程的每个细节是否在我的计划之内,我也不太喜欢列出太过具体的行动计划,可能我是一个更看重结果、看重执行效果的人。”被问到大三一年的规划时,他低头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希望在学术科研方面能有更大的提升,再有就是数学建模方面想要深入研究一下,最后我想提升下英语。”对于之后的大学生涯,他的目标是希望在自己喜欢的能源领域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对于自己的未来规划,他还是率性随意地去谈自己的目标:“希望不枉此生,给社会做些贡献,尤其希望自己能在自己感兴趣的能源方面做出些成绩。”
目标导向,灵活变通,正是这种行为模式让杨光在现阶段普遍迷茫的大学生群体中脱颖而出,成为独特的那一个。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两者兼具的杨光,正昂首走在从不妥协、从不被禁锢,只属于他一个人的自由之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