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册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生工作 >> 荣誉册 >> 正文
【国奖获得者】刘鸿宇——少年意气强不羁
发布时间:2020-01-14 18:42:01    编辑:林明祥    点击:[]

晚风习习,月光流转,山间又披上了一层静谧。初见刘鸿宇,是在图书馆研讨间里的一方电脑屏幕中。鼠标“咔哒”一声点击,开启了我们本次愉快的采访。虽然与他的交流被禁锢在小小的对话框中,但他的优秀却给笔者留下深刻的感受。

刘鸿宇,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2019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曾获得2019年度山东大学学业一等奖学金、特长二等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2018-2019学年年级排名第六,曾任能动学院新闻中心干事,现于西安交通大学进行交流学习。

全力以赴,精益求精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觉得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态度要端正,不能浮于表面,拿起一本书来假装在努力学习”。大学的学习是为自己而学,是为了日后的发展而学。正是良好的学习态度,让他的成绩在全院名列前茅。与此同时,刘鸿宇有着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他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该学习的时候就学习,绝不会含糊。他很少做详实的学习计划,但他对自己要做的事了然于心,并付诸切实行动。“真正厉害的不一定是经常泡图书馆的人,而是那些说要学习马上就能学习的同学。”

而谈起在西安的交流生活,他感触颇深。大一下学期,在看到学院网站的通知后,怀着体验新生活的热情,刘鸿宇提交了交流申请表。来到新的校园,起初他也有很多不适,“作为一个交换生,我总感觉自己是一个外人,这里比起山大少了些家的温暖”,新的城市、新的老师、新的同学都让他感到些许陌生。除此以外,更为严格的课程评定标准也为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虽作为一个除上课外并无过多事项的交换生,但紧张的课程也占用着他不少的课余时间。虽然有着因交流学习带来的不少诸如课程选择、学分换算、奖学金评选等方面的麻烦,但他还是对第二校园的交流抱着积极的态度——“第二校园对个人的成长很有帮助,你可以遇到更多的人,接受更多的资源,与其他大学的优秀学子接触,向他们学习”,对刘鸿宇来说,这段经历定会让他成长,让他变得更加优秀。

行为人师,拓宽眼界

良工不示人以朴。当被问及在山大附中参加生物学科指导工作的经历时,刘鸿宇表示自己很感激这次宝贵的经历。出于机缘巧合,高中阶段十分热爱生物并且参加过竞赛的他报名并成功参加了这项活动。最初的他,也仅仅是怀着把自己对于生物的热情传递给山大附中的同学并接触省会城市基础教育的想法,本以为所做工作无异于听课、与老师沟通的他完全没想到自己后来成为了一名所做工作近乎全职的老师——“我就像一名职业教师一样,备课、讲课、课后交流、布置作业。”在山大附中的工作让他确确实实感受到了这所学校所具有的高水平教育及其所培育出的高素质的学生,而学生们活跃的思维、好问的态度都让他享受到成为一名老师的乐趣。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他见到了思维碰撞出的精彩火花,在解答学生疑惑的同时,他也收获了许多不一样的东西。正如《礼记·学记》中所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真的很希望他的学生能够明白他所讲的东西,知识都在课本,而一名老师的作用就是让他的学生更轻松地理解课本上的内容”——当谈到这份工作给自己带来的感触时,他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在此期间,刘鸿宇每周要花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准备教学内容,在附中与兴隆山校区之间的往返更是要花费他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尽管把这项工作做好花费了大量时间,但同时自己也是收获满满——其实老师也非常辛苦,老师的工作内容并不仅仅是只需要白天来上几节课,而更多的是课前的备课工作。有些事情只有亲身体会才会知道个中滋味。

学习工作,二者兼得

在过去的大一一年中,他是一名学生,是一名老师,更是一名学生会工作者。回忆起在新闻中心的工作,刘鸿宇印象最深的就是自己每一次完成一天的工作之后的那种轻松感——“在新闻中心工作虽然略有忙碌,但与此同时也很充实。”在新闻中心的工作让他有机会接触到许许多多优秀的人,尤其是采访国奖得主以及优秀毕业生的时候,他们的优秀事迹,一言一行让刘鸿宇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新闻中心工作的一年,刘鸿宇收获的不仅仅是撰写稿件的能力,更是得到了一名当代大学生应该有的多元化生活。

谈及未来的打算,刘鸿宇坚定地表示首先要做好当下的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拓展自己的多方面能力。只有更优秀的自己才能有更多的选择权,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会更容易受到社会的青睐。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前途虽远,扶摇可接。刘鸿宇和所有有梦想的人一样,矢志不渝,明确而坚定地向目标迈步前行,过去的拼搏,开出了成功的花朵,也成就了如今的他。他将人生的选择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活成一曲曼妙的旋律,站成一棵参天之树。



(文/李京昌、王思文)


上一条:【国奖获得者】苏宇晴——天道酬勤,水到渠成 下一条:【国奖获得者】张子贤——舞奋斗之翼,逐银河之光

关闭

Copyright © 2014   EPE of SDU.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版权所有    TEL:  0531-88392428  8839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