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初夏的五月,南新校区的夜晚到来的没有那么急,七点的霞光依旧迷人而绚烂;东方的圆月缓缓升起;教学楼一盏盏明灯;勾画出一个又一个青年的奋斗之路。在教学楼一楼的咖啡厅,他携着阳光的气息,嘴角微微扬起,自信地讲述自己大学四年的青春;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率性活泼,这是李林宣给大家的第一印象,短暂的自我介绍后这一次的优秀毕业生专访便在小桌前开启。
李林宣,中共党员,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现担任自管会副会长、班级科创委员等。能动学院第37届学生组织主席团成员,山东大学经纬班成员。本科期间多次获社会奖学金、学业奖学金,获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等省级奖项4项,获山东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山东大学优秀志愿者等多项荣誉。本科期间参加近40项志愿服务活动和15次社会实践。现已推免至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深造。
蜕变成长,见贤思齐
回首过去四年的成长,“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便是李林宣最深刻的感悟。大学四年会学到很多的东西,也会遇到很多的事情和选择。但是他认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未必是努力就有结果的,做的每一次选择也未必都是最好的,我们能做到的唯有尽力而为,无愧于心。他形象地给我们举了个例子,在学习课本知识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花很多功夫,但是我们往往会发现,身边有些同学通过一晚的复习亦可取得优异的成绩。这时的我们不应该感到沮丧或是自我怀疑,我们只需要相信自己,认真去做足矣。古人常言,“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李林宣认为,参加科创和学生会工作或许会需要付出比旁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能学到的远比眼前看到的更有价值和意义。这类“诗外”之事看似分散了自己“学诗”的精力,但是却可以潜移默化地激发自己的灵感,增强“写诗”的能力。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一路走来,李林宣受到了很多优秀学长学姐和身边优秀同学的影响,得到了他们悉心的帮助。他谈到了自己身边有作息规律,热爱学习的舍友。受到他们的影响,李林宣也不断规律自身,专心学习。他虚心好学,多次向优秀前辈取经,及时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在不断学习中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谈到想要感谢的专业课老师,李林宣由衷感谢了李英杰老师,“李老师的课通俗易懂,他本人十分风趣幽默,和蔼可亲,给我的大学生活提供了不少帮助。”
穷尽人生,乐此不疲
李林宣是这样评价自己的,“我是一名自信且快乐的普通人,自信是因为我在很多领域都做出过尝试,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值得欣喜的是,我知道在未来有无尽的未知等着我去探索。”在李林宣看来,人的潜力是一个由无数个点构成的“圆”,人生短暂,我们应该多去尝试,在一次次尝试中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
李林宣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谈及学生工作的经历,他说,面对这个全新的领域,我的初心很单纯,就是去多认识些朋友。他没有畏首畏尾,顾虑重重;也没有很强的功利性,而是将其视作人生的又一次勇敢的尝试,全心全意,踏踏实实。撒贝宁老师曾说,功利功利,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李林宣正是以这种尽心做事,无问前程的态度对待自己每一次尝试。
谈到自己感受深刻的一次尝试,李林宣认为自己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经历仍然记忆犹新。“当时比赛给了三天,一个真正的工程实际问题,我们三人需要从无到有创造一篇论文。记得当时几乎住在机房里,夜以继日,披星戴月。最后,比赛结果已经不重要了,这三天让我明白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有时候缺少的是逼自己一把的狠劲。”
就如他的自我定位所言,李林宣始终致力于发掘自身的可能性,并能以一种非功利的、长远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这份勇气和态度便值得很多人所借鉴。
投身工作,感受价值
捷连斯基说:“在学习中,在劳动中,在科学中,在为人民的忘我服务中,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谈及难忘的志愿服务经历,李林宣说自己曾是节能减排大赛的组织者之一,也是活动的志愿者之一。他在比赛当天,忙到凌晨3点才休息,5点起床并赶往工训中心,提前布置场地并进行工作安排,等待老师和参赛选手的到来。“工作是十分繁重的,但当我看到参赛者们自信满满地走向答辩室,看到节能减排大赛顺利开展,我意识到这些工作是有意义的,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正如谢党哉所说,“人生最大的快乐,便是自己的劳动得到了成果。”李林宣在劳动中实现自身价值,同时收获劳动带来的幸福,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升华。
谈到对未来的规划,李林宣说:“规划自己的未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短短大学四年便会有无数的变数,未来应该步步为营,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永远朝着成为更优秀的自己而努力。”在采访的最后,李林宣给学弟学妹们送上了祝福——毛主席曾说,我认为聪明老实二义足以解决一切困难问题,聪谓多问多思,实谓实事求是。持之以恒,行之有素,总是比较能够做好事情的。还望与诸君共勉。
李林宣总以一个普通人自居,但是他勤学好问,虚怀若谷,勇于尝新,脚踏实地。哪怕未来有一切可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他一定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中活出精彩。

(文/谢平江、刘凌毅 图/谢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