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初降,图书馆的落地窗前留下了最后一抹余晖。他携着阳光的气息,嘴角微微扬起,自信地讲述自己大学四年的青春。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集率性活泼与温婉谦逊于一身,幽默的话语中彰显出少年的灵动。他,就是马之耀。
马之耀,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曾担任能动学院2017级自管会副会长、2017级1班团支书、2017级A班班长,并获得山东大学优秀毕业生、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现已入选山东大学保留研究生入学资格辅导员。
学生工作,悟责任担当
传先辈之薪火,启后兴之明灯。马之耀回忆起儿时爷爷的谆谆教导,坦诚地告诉我们,爷爷的党员身份让他从小就在心中埋下了入党的种子。大一上学期,他便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每当想起自己的党员身份,学生工作就会干得更加认真细致。”对于马之耀而言,党员身份不止是奉献自己、服务他人的精神品质的外在体现,还是他不断前进的源源动力,激励他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与年龄无关,更重要的标准应是看他是否具备责任心。马之耀告诉我们:“当我大二担任团支书时,才深切地感觉到,承担一份责任对于一个人来说很重要。承担一份班级的工作,就意味着你要对班里的同学负责。”四年的青春里,他在学生工作中感悟什么是责任,学会以一己之力真正承担起责任,跨过青涩无知的少年,走向趋于成熟的成年。
从团支书到班长,再到现在的保资辅导员,马之耀一直在学生工作的磨砺之下慢慢改变。“学生工作很能磨炼一个人的心志,它锻炼了我协调时间的能力。当你将所有的时间都利用起来时,你就会感到生活很充实。”此外,学生工作还提升了他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等,增强了他各方面的综合软实力,为他成功入选保资辅导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蜕变成长,当见贤思齐
成长,本就是一次次的蜕变,用漫长的坚守与等待期冀着破茧为蝶的瞬间。回首四年的成长历程,马之耀坦然一笑:“我觉得自己一直在缓慢地改变着,以前的我可能十个机会一个也抓不住,现在十个机会我可以抓住其中的几个”。他想到自己大一时对科创没有想法,但大二开始尝试;想到自己曾经每天熬夜到凌晨两点,后来在室友的影响下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想到自己曾经把办了半年的健身卡转手卖掉,现在却忙里偷闲,每天坚持锻炼……
总有人条件比你差,但是却仍然努力着。马之耀说,他大二时去清迈支教的经历深深触动了自己,至今仍印象深刻。支教的学校条件艰苦,整个学校只有一位校长、两位老师。伙食很差,几乎未曾变过。那一刻,马之耀切实地感受到世界上还有人的生活条件不如自己,但他们却不曾放弃希望,自己便更要把握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我一路走来,受到了很多优秀学长学姐的影响,得到了他们悉心的帮助。比如,很多人认为学生工作浪费时间,但实际上,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在身兼数职的情况下,学习成绩仍然很突出。”这让他深受启发,于是在后来的大学生活中,他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断尝试、不断突破,遇见更好的自己。
于丹曾经说过,一个人幸运的前提,其实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马之耀便是那个幸运的人!
回首四年,整装再起航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规划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之耀建议学弟学妹们,最迟到大二,就要对自己的未来做出一个大致的规划,比如考研、就业等。这样才能让自己未来的路走得更加通顺、明朗。做规划时,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但一定不要盲目跟从;要在正确清晰地认识自己后,做出明智的选择。
在提到自己近期的规划时,马之耀坦言,先要把这一年的辅导员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这是一个从学生到学生工作者的身份转变,对于刚过二十岁的自己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
“大学有很多试错的机会,大胆去尝试,才能真正发掘自己的兴趣与潜力。”“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不要羞涩,及时向学长学姐、老师请教”。马之耀回忆起自己参加节能减排大赛时,因为自己当时的认知限制,没有向老师等寻求帮助,最终自己的比赛结果不理想,觉得非常惋惜。
图书馆外零零散散的灯光静静地照亮着小路,似乎在与夜幕做着最后的斗争。“刚进入大学时,我对大学生活一片未知,就像现在对未来的辅导员生活、研究生生活一样。但是,我一直在准备着。”马之耀坦言,自己和其他人相比并不算很优秀,大学四年里也留下了些许遗憾。但是,成长道路总不是一帆风顺的,遗憾在所难免,最为可贵的是能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中涅槃。
道阻且长,行将则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他率性活泼、温暖谦逊,自信从容的微笑里流露出少年的锐气。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相信未来的马之耀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扬帆远航!

(文/房瑞、张永博 图/马之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