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当日,李冉早早地到了,安静地坐在图书馆透明玻璃旁的沙发上,宛若一幅名曰岁月静好的画作。采访过程中,与李冉的交谈很惬意,你来我往间,两三个小时已悄悄溜去。
李冉,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5级本科生,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获得者,现已保送研究生至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校期间担任能动学院2015级自然1班宣传委员、专业热C班班长,在能动学院学生会工作两年并曾担任外联部部长一职。本科期间,获得山东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称号,连续三年获山东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山东大学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曾获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知识竞赛三等奖,并在山东大学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及科技竞赛获得一次校级一等奖、两次校级二等奖。
学业科创,并蒂绽放
作为省级优秀毕业生,李冉的骄人成绩不必赘述。对于学业,李冉重点提到了认知层面的觉醒以及宿舍氛围的营造。她一再嘱咐后来人,对于学生学业永远是根本,它不仅代表知识储量,更是对一个人自控能力、统筹能力和心理成熟度的衡量。回想起四年的学习生涯,李冉说,最美好的场景是跟舍友们一同早起背诵和安静自习。一起变优秀,才对得起年少的友谊。
除却学习,在各类知识竞赛、社会实践和科创比赛上,李冉也崭露头角。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知识竞赛三等奖、山东大学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校级一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校级二等奖、消防知识比赛一等奖,均是实力的见证。敢于尝试,悉心摸索,是李冉的建议。懂得成功不必在我,坚信功力必不唐捐。
全心工作,乐此不疲
跟李冉的聊天总是绕不开学生工作,她本科期间曾连续四年担任自然班宣传委员,同时担任专业班班长两年,获得山东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关于这四年的学生工作经历,她提到最多的是自己很幸运,工作上涉及到的的老师和同学都很配合,因此自己的工作做得很顺利。其实,没有人的工作是容易的,更没有与生俱来的超凡能力,所谓顺风顺水,不过是百炼成钢,化茧成蝶。
工作中的李冉,一切为班级同学着想,“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曾经一次信息核对工作中,为了节省同学们的时间,并考虑到个人隐私,她将每个人的表格分别拍照并单独发送,修改信息回收后,再亲自更改在纸质表格上。再如,她每次都将班会的内容梳理凝练、突出重点,从而可以详略有当、条理清晰地传达给班级同学,创造性地将从前占用一两个小时的低效班会转变为课间高效小班会,深得民心。除了细微之处做到极致,大方向工作李冉更从不懈怠。四年的本科生涯到后半阶段,班级同学渐渐显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彷徨,对于成长,李冉认为,“每个人都是背着前人的经验而来”。于是她主动组织了一场经验交流指导会,联系了本科毕业后选择读研、就业、留学等多个方向的优秀专业前辈,给同学们答疑解惑,并统计学长学姐的联系方式,整理后分享给班里同学,持续点亮前行路上的明灯。
杳杳风华,谦谦君子
《易传》有言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这是李冉给我的初印象。
两个小时的聊天中,李冉说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大学生活过得很开心,遇到的人都很好,每天都很棒。”关于优异的学习成绩、骄人的工作履历、扎实的科研经历、手中握着的各类奖项和荣誉称号,李冉最先想到的总是一路同行的工作伙伴、良师益友。说到此次获得的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李冉表示她的第一反应是惊讶,毕竟身边相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比比皆是。在人群中,她总把自己当作是最平凡的之一,然而,美的最高境界是美而不自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注定使她成为人群中超凡脱俗的那一个。
所谓,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李冉给人的感觉是柔软而坚韧,似皎皎明月,润如蓝玉,泠泠珮环,音若昆仑;坚持的是谦逊与感恩,是有匪君子,谦谦如斯,寸草春晖,滴水涌泉;身上总带着一种气质,有天然,蕙质兰心,美韶容,何啻值千金。
读过很多作家、很多类型的优秀作品,李冉说给她印象最深的还是余华的文字,像《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余华总是能用一种微妙而不寻常的笔触,描绘不同人群的生活,读者能够从中体验到各色人生。或许是丰厚的阅读积淀造就了她如今包容理解的性格。关于未来,她用了余华的一句话来表达观点,“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代替的”,保持热忱,遵循所爱,适合自己的即是最好的。
“做有勇气的知识人。”这是在谈话的最后,李冉给学弟学妹们的嘱托。短短八字,铿锵有力。她认为,从走出校园的那一刻,我们便被贴上了“山东大学毕业生”的标签,某种意义上,我们就是山大的活名片,理应心怀勇敢、思想独立、永保善意。正如鲁迅的《随感录》中写到的,“愿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文/赵俊德 图/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