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册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生工作 >> 荣誉册 >> 正文
【国奖获得者】一步一个脚印——杨子木采访记
发布时间:2018-11-07 20:57:12    编辑:马栋    点击:[]

初见杨子木,正当一个和暖的下午。夕阳的余晖罩在我们围坐的圆桌上,不显寂寥,只觉温馨。而杨子木带着笑意的问好更是让气氛更上一层楼。谦逊内敛,温和乐观,雅言慎行,他就是杨子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曾任山东大学学生会学术部干事、能动学院学生会青年理论学习研究会干事,现任山东大学学生会学术部部长、20186班班级助理,2018年国奖获得者。

抓牢机会,步步稳行斩国奖

电影《奇异博士》中有过一句话:有时正是无人看好之人,成就了无人感想之事。杨子木当然不会是无人看好之人,但是他说刚进大一时从未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站在国奖答辩的台上参与答辩并斩获国奖。他说虽然他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人,但是他每一步都会走好,只有走好了当下这一步,接下来的选择才会更多。在谈到他是如何在无意之中培养出能被国奖认可的素质时,他说:“关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山大给了我们太多机会,平日里学校组织或者通知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不就是在给我们机会锻炼我们自己?同时还能够提供证明自己能力的奖项或者证书,不就是在无形之中为我们今后提供有力的支持?”所以,杨子木说他平时只要能抽出空就去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学院注重的科创活动,并在活动中尽自己的全力。“也许参加这些当时不会有什么感觉,但是不久之后就会发现自己从中受益匪浅。”杨子木如是说。

在准备国奖答辩的PPT和答辩稿时,杨子木并不是胸有成竹,而是毫无头绪,毕竟他是第一次参加国奖答辩,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抓耳挠腮,浪费准备时间,而是在2016级答辩时就赶到现场,细细观看并分析16级学长学姐们的答辩过程。在观看过程中,他渐渐积累了经验,并综合自己的个性,自然就做出一份更好的、属于自己的PPT和答辩稿。不仅如此,他还抓住答辩前一天的有限时间,在同学的帮助下模拟数次国奖答辩,进行充分准备,最终答辩自然非常成功。

巧妙安排,生活学习双丰收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在了解到杨子木担任校学生会学术部部长和6班班助并且还有夜跑的习惯后,我们不由提出疑问:同时处理这么多的事务,还要保证学习成绩的优秀,这是如何协调的呢?

“其实有时候我在短时间内面对太多的事务同时还要学习,我也会烦躁,也会抱怨。”杨子木想了想,笑着说道,“在很多时候真的感觉到自己要‘爆炸’了,但是抱怨或者偶尔宣泄一下没有错,而沉迷于宣泄和抱怨之中就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糟。我往往会在烦躁过后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好好分析当下要做的事情,并给它们排好顺序,由重到轻一件一件将他们完成,最终当你发现自己把一切都做好了,并且学习也没有落下,你会发现其实它们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还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所以越是这个时候就越不能放弃,也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否则就会发现自己工作没有做好,上课的时候也不能一心一意。”

正因为杨子木能够把每一件事情都理清并认真对待,所以在面对一大堆事务时他也能做得尽善尽美。“我很喜欢夜跑,即便明明知道自己第二天可能会赖床,但也要坚持下去。”杨子木不喜欢网络游戏,球类运动他也仅仅热爱网球,平时还很难找到网球玩伴,所以他每天都在坚持的爱好就是夜跑了。冒着起不了床的风险去跑步,这也是这位另类学霸的小倔强吧。

珍惜机会,珍惜时间,走向完美大学生活

杨子木身为186班班助,他对学弟学妹们也有自己的独特建议:在山大,一定要珍惜山大为我们提供的各种机会和资源,比如图书馆、各项科创比赛、学术讲座等等。这类资源,我们走出山大后就再也碰不上了,现在仅凭一张校园卡就能享受到的便利,为何不去尽力享受?他谈到在大二的剩下时间里,他要更多去发动自己,把学术部建设得更好,参加更多有意义的活动,珍惜山大给予他的一切。他还提到一旦到了大三就要集中精力到学习上,拿到自己理想大学的保研资格或者得到出国留学深造的机会。

“大学生活不会像高中一样枯燥,但是也不会轻松,因此一定要在大一大二的时候把身体养好,尽量避免熬夜和泡面代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否则到了大三大四真正需要熬夜学习的时候就会跟不上。”这也是杨子木希望大一学弟学妹能够做到的,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在大二尽量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最后他对学习学妹们说:“大学学习和高中学习很不一样了,高中的时候可能为了父母老师所期望的高考而学习,但是到了大学就应该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学习,最终达到山大校训中提到的‘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

开始时幽默风趣,甚至爱睡懒觉的他,在进入采访正题后,便立刻进入认真仔细的状态,对每一个问题都先思而后言,给出的回答也充分全面,他的认真配合使采访非常顺利。他说:有时生活和学习交织而生的琐事也会使他烦躁迷茫,但越是此时,他就越要稳住自己,在迷茫中理清各项事宜的轻重,步步前行,便能在生活的迷雾中拨云见日。望杨子木在未来的人生航道中能够执桨破浪,抵达人生最美的彼岸。



(文/戴琛、樊铭冲、陈嘉楠 图/陈嘉楠)


上一条:【国奖获得者】常有润——人生路漫漫,我自素履以往 下一条:【优秀毕业生】张彦迪——单纯做事,莫问前程

关闭

Copyright © 2014   EPE of SDU.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版权所有    TEL:  0531-88392428  8839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