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中心(团队)概况
光-热辐射研究中心是学校于2017年7月依托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成立的科研机构,位于青岛校区,研究中心主任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刘林华教授。该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吸收散射介质内光/热辐射传输机理及数值模拟;微尺度热物理过程及能量输运机制;海洋水体固有辐射特性测量及水下光场模拟;凝聚态物质光学特性的理论建模与实验测量;材料光学、电学和热学特性的第一性原理模拟等。
二、研究方向:
a) 微纳米尺度热辐射传输机理及其调控
b) 能源微藻光生物过程
c) 太阳能利用过程中的热辐射
d) 机电系统热管理和多能源协调高效利用技术
e) 光流体技术应用研究
三、师资名录
刘林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第七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黑龙江省“五四”奖章获得者。担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发展计划“红外热辐射特性及其传输机理”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期刊Journal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 Radiative Transfer,Associate Editor;Heat Transfer Research,Associate Editor,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燃烧与传热专业委员会委员。
徐震,男,1977年6月生,山东淄博人,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6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7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14年7月至今在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工作。研究领域:两相流传热传质及其强化;天然气热电冷联供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近年来,主持和作为骨干承担国家863、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省级科技计划及企业科技服务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余篇。
陈常念,2005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7年7月获得山东大学硕博连读资格,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在University of Wisconsin进行访学,2010年12月毕业于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会员,山东省制冷学会会员。目前主要从事沸腾强化传热、相变储能技术、太阳能制冷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马兰新,博士、助理研究员,河南安阳人,2018年1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目前主要从事大气-海洋光学、粒子辐射特性、弥散介质辐射传输和航天器热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董健,博士、助理研究员,山东东营人,2018年1月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目前主要从事微尺度辐射传热、热辐射传输和粒子电磁散射等方面的研究。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58631701/58631702/58631703
电子邮件:liulinhua@sdu.edu.cn, malanxin@sdu.edu.cn, dongjian@sdu.edu.cn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滨海路72号K#1楼